1、判断题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
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知识即美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应是指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中庸思想是孔子的,故A项错误;”人非工具“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康德的思想,故B项错误;”小国寡民“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下材料是康熙帝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万历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宗社不守……”
——康熙《过金陵论》
材料二:“崇祯之诛除阉党。极为善政,但谓明之亡于太监,则朕殊不以为然。明朱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子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
——康熙三十一年《东华录》
材料三!“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孓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去尔。”
——康熙《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
材料四;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损覆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臣子背公徇私,外言路者变易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康熙《讲筵绪论》
(1)康熙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6分)
(2)康熙帝探讨明亡原因的目的何在?康熙帝对明亡原因的认识有何主要偏颇之处?你认为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统治集团只顾党派斗争,不顾国家利益。赋税繁重,民心散离;李自成借机亡明;辽东(后金)用兵而不讲和,战略错误;对辽东用兵致使财力、兵力衰竭,元气大伤,明臣下对朝廷不忠诚。(6分)
(2)目的: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作为鉴戒)。(2分)主要偏颇之处在于:否认宦官专权给明朝造成的严重危害;将明亡的主要罪责归咎于廷臣;竭力为亡国之君崇祯帝推卸亡国的责任。(5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2分)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分析归纳,如:“赋敛繁而民心涣散” “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 明朱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子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
(2)“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去尔。”可知其目的是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据;再根据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分析归纳,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下列革命团体,主要成员是留学生和学界的是( )
①兴中会 ②华兴会 ③光复会 ④日知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弄清各革命团体的人员组成情况,兴中会主要由华侨和会党组成,华兴会和光复会主要由留学生和学界组成,日会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学界和新军。C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