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班固认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主要是
A.诸子要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
B.诸子为迎合统治者争霸需要
C.诸侯为了争霸战争求贤若渴
D.学术环境宽松并且学术下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述的是诸子的出现是由于诸侯争霸,为了迎合诸侯统治的需要,各自表达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女性思想的解放
B.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
C.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婚姻习俗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而ABD包含在C项之中。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武器,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他援引的依据最有可能不会包括
A.此事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利于中美关系可持续发展
C.《中美联合公报》的有关内容
D.一国两制的构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或者说是程度型选择题。题干反映的是就台湾问题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历史现象。美向台出售武器,不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因中美就台湾问题有相关的协议,如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向台湾出售武器等,故ABC项有可能,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不涉及美方,故不能成为依据,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双百”方针,只要回忆和理解教材中,有关毛泽东对新中国的科学、艺术的政策即可作答。“百花齐放”主要针对艺术领域,“百家争鸣”主要针对科学、文化领域,因此,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1—1980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多达69个,超过了1949—1970年,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文化大革命”杰出的外交成就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苏“冷战”趋向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后;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外交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不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D项错误,美苏冷战趋向缓和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的改善,使得倾向于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