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2013年12月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
①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②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③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④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贸易纷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中国刑狱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为豺狼。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幸之人,或可与法相遁。
今世欧洲之立宪,则其君民皆有权,所谓君民并主;而其中或君之权重于民,或民之权重于君。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材料二?盖民所不得自由者,必其事之出乎己,而及乎社会者也。至于小己之所为,苟无涉于人事,虽不必善,固可自由,法律之所禁,皆其事之害人者。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夫求利于上,而不求便其民,斯法因人立,其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既不便民矣,将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未有国不安而其上或利者也。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第四册)·按语》
(1)概括材料一中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6分)
(2)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材料二中所述的严复的法律思想。(9分)
3、判断题
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地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案例适用于下列哪一法律(?)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判断题 有一首在台湾非常流行的校园民谣唱道:“一样的血统,在一样文化中生活。数十年手足分离的乡愁,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分左右?”可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5、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题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图片展览,下列各项不可能入选的是(?)
A.香港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
B.澳门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C.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成就
D.港澳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