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八大山人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
2、选择题 【改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是关于统一文字的,下列字体哪种最有可能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 )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书名
| 成书时间
| 价值
|
《西游记》
| 明朝
| 中国古代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聊斋志异》
| 清朝
|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
《儒林外史》
| 清朝
|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
|
《红楼梦》
| 清朝
|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材料二 《同光十三绝》

材料三 中国有关科技方面的统计
年代
| 世界重要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件
| 百分比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4分)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呈现出怎样不同的发展趋势?(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4分)
4、选择题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所强调的是
A.文章必须记载历史
B.文学艺术必须真实
C.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
D.希望得到皇帝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