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的择偶条件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该征婚启事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婚姻自主的要求②女子教育的开始普及③删繁就简的婚俗④封建思想的痕迹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里储粮翻两番
②抓白天抢晚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加油干;学先进当模范多快好省一天等于二十年
③去岁卫星探月,访得嫦娥传喜讯;今秋奥运环华,迎来健将夺金牌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清末民初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民国成立时人们对孙中山行三跪九叩之礼
B.在上海观看西洋影戏
C.北京市民争阅《小说林》
D.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申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