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D.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2、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3、判断题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
①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②以信息产业为主导?③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④低污染、低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
回答:
(1)法兰西第一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控制的范围包括哪些地区?当保持独立的还有哪两个大国?
(2)试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法国未能征服英国的原因。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个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制造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家企业制造。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它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从1986年7月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1)材料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
(3)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的原则立场。试结合材料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