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的亲如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危机中失业率居高不下,找工作非常困难。面对经济危机,各国之间大打贸易战;而农产品则价格大幅度下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第42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A.(1)火车机车、留声机?(2)电话、汽车?(3)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1)火车机车、蒸汽引擎(2)电话、留声机?(3)汽车、飞机模型
C.(1)蒸汽引擎、汽车?(2)留声机、电话?(3)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1)蒸汽引擎、飞机模型(2)火车机车、电话(3)留声机、汽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851年英国工业革命刚刚结束,展品吸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而且与蒸汽机有关,如火车机,蒸汽轮船、蒸汽引擎等;1878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开始,展品主要与电有关,如电灯、电车、电话,留声机;1904年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开展,已出现汽车、飞机等新产品;综合分析B项正确。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注意用比较方法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抓住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特点;注意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里根、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A.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B.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倡导“自由放任”
D.大力发展“新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削减税收、刺激投资是在里根时期推行的政策;倡导“自由放任”不符合罗斯福政策;大力发展“新经济”是克林顿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这三位总统在任期间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这种强势地位发起挑战,因为随着产量上升而来的(后来这成为一种通则)是价格有了惊人的下降。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至少8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产量和品质提高
B.机器的发明使用
C.劳动力的充足
D.新市场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由“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这种强势地位发起挑战,因为随着产量上升而来的(后来这成为一种通则)是价格有了惊人的下降。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至少81℅。”得知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至少81℅,这是由于机器的发明使用。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29~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对苏联的经济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经济迅速恢复
C.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D.斯大林体制严重不适应苏联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