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背景: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旧制存在诸多弊端;市场物价不稳定。(6分)
(2)作用:抑制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节省购物钱钞和运费;减轻人民负担;保证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以上各2分,共8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1分)
本题解析:(1)本差距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关键信息:国用空竭、“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归纳。
(2)关键信息: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依据关键信息,从国家角度,主要阐述节省开支、增加财政收入等作用;从人民角度,则主要从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归纳均输法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以军事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
A.社会背景的需要?
B.本人经历的体会
C.历史经验与教训?
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通过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总结和吸收的一个重要教训是( )
A.从善如流
B.赏罚必信
C.用人得当
D.戒急戒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要求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的措施是
A.市易法
B.均输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到“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涉及到的是商品的远程买卖原则,属于王安石变法的均输法的内容,青苗法是指在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给农民贷款在偿还的措施,募役法是不服徭役的同样征收钱的措施,ACD均都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