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如今书中的许多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D.灾难主要在春天出现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896年,严复翻译出英人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前两章,译名为《天演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为此书作序,《序》中说:“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即“天地万物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因物变递嬗(即“次第发展演变”),深研乎质力(即“物质发展的动力”)取散之几,推极乎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而大归以任天为治①。抑严之子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黎氏以人持天②,以人治之曰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使读焉者怵焉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
注:
①任天为治:消极地听凭自然的发展为治理之法。
②以人持天:积极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使之为人所用,进而与天争胜,以人胜天。
材料三?
下图为2005年国际物理年标识,该标识象征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还象征着爱因斯坦渊博的见解及洞察力。在19世纪末,科学实验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三百年前”人们对自然现象不能认识的原因。(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的理解(2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意义何在?(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物理学理论在20世纪初有了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判断题
《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 )?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 ? ? ?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判断题 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5、判断题 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发生跃进的学说是
[? ]
A、相对论
B、太阳中心说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力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