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2019-12-14 04:31:2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
|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材料二 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
 材料三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 官办%
| 民办%
| 其他%
| 不明%
| 宋代
| 15.28
| 70.69
| 0
| 14.03
| 元代
| 17.23
| 61.15
| 0.33
| 21.29
| 明代
| 57.21
| 29.84
| 0.24
| 12.71
| 清代
| 56.67
| 24.11
| 0.56
| 18.66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朝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综合题 (13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的顺序,列举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6分)
4、选择题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事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会遭到报应”。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5、选择题 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