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14 04:31:2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春秋大一统”是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出现的历史现象,而材料所考查的历史时期是晚周时期,所以,文中的“原则”当然不包括“春秋大一统”,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材(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材料二 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
 材料三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 官办%
| 民办%
| 其他%
| 不明%
| 宋代
| 15.28
| 70.69
| 0
| 14.03
| 元代
| 17.23
| 61.15
| 0.33
| 21.29
| 明代
| 57.21
| 29.84
| 0.24
| 12.71
| 清代
| 56.67
| 24.11
| 0.56
| 18.66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朝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3分)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 为统治者推崇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2) 宋代和明代。(4分)宋:程朱理学,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活字印刷的发明。 明:心学形成,资本主义萌芽。(4分,每个朝代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3)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4分) 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2分,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太学即专门的教育机构,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可知为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并且制度化。由所学可知,汉武帝扶持新儒学是因为适应当时形势,当时汉朝亟待加强中央集权,以解决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等。同时,扶持了新儒学对后世有何影响。此题应该从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分别作答。 (2)从图一曲线的走势上能明显看出宋代和明代两时期书院数量显著增加;结合所学史实可直接归纳出宋代文化教育能够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按经济、思想、科技条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概括即可。例如宋代商品经济,程朱理学、活字印刷术。等等。 (3)从图2数据中能明显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和比例在从宋代到清代发展中显著增加,而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需要,政府加强了对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成为正统;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的顺序,列举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6分)
参考答案:(1)背景:生产力的进步;战乱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3分) (2)阶段: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儒家复兴,理学兴起;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4分) (3)内容:和、仁、礼、大同、有教无类等。(3分) 现实意义:增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3分)
本题解析:(1)背景:材料一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反映的是生产力的进步;“《春秋争霸》剧照”反映的是战乱频繁;“楚王问鼎”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崩溃。 (2)阶段:材料二中的四幅图分别反映的是秦朝、西汉、北宋和明清之际四个时期,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在这四个时代的史实可以得出答案,即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儒家复兴,理学兴起;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3)内容:由材料三中的“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仁爱”、“大同”、“孔子教育奖”等可以得出孔子思想的内容有和、仁、礼、大同、有教无类等。 现实意义:由材料三中的“增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事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会遭到报应”。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