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李贽的思想,他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排除A、D两项;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主要思想,因此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为根据材料中的“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说明李贽的主张是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判断,即主张理性独立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成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归纳,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教育的影响,即体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D。其余ABC三项尽管均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漫画绘述的思想主张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中可以获得信息“柔能克刚”“小国寡民”并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可以得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是道家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汉武帝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史记》
材料二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三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了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明道也,以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故本题选择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多极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