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评论孔子说:“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请回答:
(1)孔子作为一名政治家有什么主张?“完全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孔子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取得了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主张: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说明了由于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其政治主张没有被统治者接受和付诸实践。
(2)因为孔子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他的一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四幅图片依次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倍受人们推崇
②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
③“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④传统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现在我们仍应大力弘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分别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孔子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目的、影响方面评述两人的治国思想。要求:①只选择其中一人评述;②限80——120字;③表述成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中庸;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秩序。
(2)不同:强调以法治国。
(3)评述:孔子:
背景: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大变革(转型)。
目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影响: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为后世道德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或成为正统思想)。
亚里士多德:
背景;雅典民主共和制的繁荣与衰落。
目的: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影响:丰富了后世民主思想的来源。
说明:“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观点,不属于庄子的思想主张的是
A.养浩然之气
B.“逍遥”
C.“道”无所不在
D.“齐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认为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