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实现“化吾国为欧洲帝国,化吾人为欧洲国民。换言之,要在亚洲边缘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欧洲式的帝国”愿望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D.清末仿行宪政
2、判断题 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该条约
[? ]
A.缓和了日本与列强的关系
B.扼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C.打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
D.推迟了日本半殖民地进程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所学知识,说出日本为走向近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4、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农民反幕府斗争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5、判断题 日本制定1889年宪法的根本目的
A.实行君主立宪
B.确保天皇专制的权力
C.稳定政局,巩固政府统治
D.给人民自由和权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