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12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哪两个发展时期?(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C点现象的原因有哪些?(8分)
(3)为什么在获得第二个发展之后,又很快衰落下去?(2分)
参考答案:
(1)19世纪末(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一战期间)两个时期。2分
(2)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的爆发,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8分)
(3)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使整个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分)
本题解析:第(1)问,阅读发展示意图回答即可,1890-1900年左右为第一个高峰;1910-1920年左右为第二个高峰;第(2)问,C点处于第二个高峰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有被称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考虑,国际上主要是一战。国内主要是辛亥革命,政府政策、群众运动等推动;第(3)问,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点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结合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谈谈认识和启示:
(1)有利因素:
①列强冲击: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⑤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顽强发展的因素。
(2)不利因素:
①社会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最大阻碍。
②自身因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在轻工业领域,且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政治局势: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经济结构: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制约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⑤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
(3)认识和启示: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②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③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④保证资金充足,以科技为先导。
其它如:要坚持对外开放;要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创新,科教兴国;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族工业应加强联合,优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务求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29年)
材料二?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
材料三?总的说来,古人对武则天的毁誉褒贬大凡是从仁义道德观念出发,有许多甚至仅以她是一个女性的角度论是非。由于传统史学眼光的局限,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甚至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因此使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人们也就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
——胡戟《武则天评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陆贽、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胡戟先生评价武则天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9分)
参考答案:
(1)态度:陆贽:肯定武则天;
赵翼:否定武则天。(2分)
角度:陆贽:武则天的选人用人方面
赵翼:武则天残忍好杀(4分)
(2)标准: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2分)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2分)
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2分)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及历史材料的选择(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可以得出陆贽从选拔人才方面肯定武则天。材料二中的“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可以得出赵翼从武则天残忍好杀的角度否定武则天。
(2)依据材料三中的“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得出其标准是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依据“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得出其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依据“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得出其方法是: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及历史材料的选择;辩证分析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④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实行“变政”,其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皇族内阁
D.推翻皇帝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变政”就是实现这一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观察图,依据照片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此照片可能摄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的判断分析能力,关键是要依据图片中文字的提示,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