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与晚清政府时期相比,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阻碍,这里新的阻碍是指
A.官僚资本的控制
B.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
C.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压迫
D.帝国
主义的破坏和排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天人感应
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 可知符合南宋朱熹学说的“格物致知”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选A。B项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朱熹的观点;C项是孔子的观点;D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曾经说:“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犹言要礼何用,行什么礼)?”这说明孔子以为
A.仁为礼之本
B.礼为仁之本
C.礼与仁相互对立
D.先仁而后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人而不仁,如礼何”含义是如果不施行仁义遵守礼制还有何用,这说明仁是礼的目的和核心,即仁为礼之本,这正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视为仁”,答案选A,B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含义和史实。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创立了儒家学说,长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他强调要恢复和整顿社会秩序,为挽救奴隶制的衰败而积极奔走呼号;在教育方面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
A.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B.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合作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重视和发展与欧美国家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能力。5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和依靠社会主义国家一条线转变为面向亚非拉国家的“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所以答案应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浙江历代人才辈出,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思想家。下列言论出自浙江籍思想家著作的是
①“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据所学知①是明末清初李贽的观点,李贽为福建人;②为顾炎武的观点,顾炎武为江苏人;③为黄宗羲的观点,黄宗羲为浙江余姚人;④为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为浙江余姚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