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
①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②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
③ 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④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从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上海棉布贸易十分兴盛,富商巨贾云集上海;由“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可知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由“奉布商如王侯”意为牙行可以从中获利,从而看重布商们,并非“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牙行的出现说明了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C为正确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聊城市的山陕会馆(下图)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此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瓦舍发展史?②清代外贸史?③运河文化史?④清代商帮发展史?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瓦舍是宋朝城市中出现的综合娱乐场所,与题干无关。②山陕会馆是中国古代商帮的代表,侧重于国内内贸。③可从题目“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一句分析出。④说法正确。故选A。
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点评: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纸币“交子”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造纸业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交子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交子”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商业的高度发展。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战所造成中国棉纺织业的繁荣景象,维持到1922年而完全消逝,接着就是长期的慢性萧条,其原因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B.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纺织业市场不景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是中国瓷器的传入改变了东南亚人的饮食习俗。由原来的用树叶装食物到用瓷器装食物,体现出瓷器传入促进了其生活水平的改善。AB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是核心观点;C不对,中国瓷器在宋朝之前就开始外传?,因此选D。
考点:古代手工业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特点: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