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本题是一道学科交叉题,考查宋词,唐诗和楚辞体裁形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北宋晏殊的一阙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一篇楚辞。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材料中的“二元性”体现在(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宋元以后”,可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文化世俗化倾向”和“高雅文化倾向”,可排除B、D两项,因为话本和小说、元曲和傩戏都体现了文化的世俗性,但不能体现高雅文化的倾向;而风俗画体现了“文化世俗化倾向”,文人画则体现了“高雅文化倾向”,因此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书画、文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书画及文学的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对细节知识的把握与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姓名 | 生卒年代 | 著作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1562~1633 | 《农政全书》 |
徐霞客 | 1587~1641 | 《徐霞客游记》 |
宋应星 | 1587~约1666 | 《天工开物》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西科学家及其成就。从生卒年代看,都处于16~17世纪(明末清初),从著作内容看,都是对传统科技成就的总结,这些成果都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故①②③均正确;④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点评: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3分)“科技创新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宋代根本不是积贫积弱……的时代。有些学者甚至还将中华文化复兴、中国现代化……有意无意地寄托于宋朝的经验传统……也有学者认为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吴铮强《宋朝国运真相》(载《人民论坛》2013年第1期)
材料二 “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
——摘自《中国清代科技史》
材料三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文化的角度举例说明“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4分)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
(3)材料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我国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间形成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变化的出现?(4分)
(4)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等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参考答案:(1)文化创新:①科技: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②思想:理学的兴盛;③文学:宋词繁荣。④艺术方面,山水文人画流行(或风俗画)。(4分,科技只答出其中一点亦可。)
(2)说明了中国科技走向衰落,发展曲折。(1分)关键在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使古代科技缺乏必要的内在动力。(2分,答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只得1分。)
(3)新中国初期我国科技基础力量薄弱到改革开放后实力增强。(1分)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十一后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②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③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3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战略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
本题解析:(1)文化创新: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文化的角度举例说明”,所以是在考查考生对宋代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熟练掌握程度。只要是基础知识扎实,不难想到科技方面,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沈括和《梦溪笔谈》。思想方面,理学的兴盛。文学方面,宋词的创立和繁荣。艺术方面,人文山水画的繁荣和风俗画的出现。 原因:应该从中国宋代的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正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束缚,才没有将中国带入近代
(2)从材料“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可以分析的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在近代以后发展缓慢了下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固守在小农经济的轨道上,社会上缺少科技发明的动力。
(3)从材料三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建国初期科技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从材料四可以分析的出,经过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科技力量得到迅速的提高。从材料“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可以看出科技的力量。
(4)此题比较简单,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针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等特点,我国科技方面的战略决策是科教兴国的策略。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科技的成就与影响和近代衰落的原因;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及其出现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戏曲艺术
B.诗歌艺术
C.绘画艺术
D.书法艺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横、竖、撇、勾、点”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汉字书写的特点,因此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书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