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美德”,即知德合一;善是人内在灵魂。
——苏格拉底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其思想有何共同点?(8分)
(2)材料三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6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4)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但产生的影响却相去甚远,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差异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核心:孔子:仁(2分)?苏:“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德合一(2分)
共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2分)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分)
(2)核心:三权分立/制约平衡;(2分)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2分)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2分)
(3)表现: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2分)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2)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2分)
(4)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3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1分)
西方: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3分)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比较短小的材料,信息确是比较的丰富,从材料“仁者,爱人。”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仁;从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美德””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二者都关注人,关注人类社会,具有早期人文主义的色彩。(2)从材料“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以看出材料三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很明显的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根据教材的基础知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经世致用”。结合材料三“...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振兴商业...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即可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4)此题主要是从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分析近代中西方新思潮影响差异巨大的原因要从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西方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思想上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与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日革命。
——《革命军》
材料二 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
——《革命军》
材料三 (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邹容提出了什么思想?其思想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三中说《革命军》为“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之下”。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简要说明。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什么?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怎样解释?你怎样评价?
参考答案:(1)邹容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广泛发展,使资产阶级革命队伍壮大,掀起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高潮。(2)因为邹容在《革命军》中提出了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材料一的局限性是以反满清为主,还不能全面认识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材料三中的“驱胡”之意是反满清贵族。反满清贵族的革命是必要的,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狭隘的反满、排满思想是错误的。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邹容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及局限性。(1)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不难回答;(2)问实际是对邹容思想的评价;(3)问既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又要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阶级局限性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767年,博尔顿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认识了瓦特。瓦特则非常希望博尔顿的工厂能发展其蒸汽机技术的优势。1772年瓦特的合伙人鲁巴克,欠了博尔顿1200英磅后陷入经济困境。博尔顿借机会拥有了瓦特三分之二的专利权,并免除约翰的债务。三年后博尔顿和瓦特正式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所有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可以分析的出对史料的解读有时代性和个人的差异,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