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中共大规模实践之开始于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
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
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2、判断题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欧盟与它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
C.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3、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由于“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B.我们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而导致困难
C.“人家封锁”和我们“闭关自守”都是错的
D.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
4、判断题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结果和影响如何? (9分)
(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早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不少仁人志士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最初设想。开发浦东的美好设想在二十世纪初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结合史实谈谈当今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6分)
5、判断题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集中于沿海地区
B.形式多样,地域广泛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从沿海到内地再向边境地区扩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