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献是
[? ]
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2、判断题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中某一指标的变化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指标应该是

[? ]
A.粮食种植在农业中的比重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有政府担保的纸币。?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近代经济因素的后来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曼彻斯特,英国一个从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工业重地,得益于运河和蒸汽机驱动的棉纺厂。18世纪6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的创立,1802年发展到52家,到1830年达到99家。1776年,曾将60年代开工兴建的第一条运河延至利物浦海港。1830年斯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当时的棉都曼彻斯特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曼彻斯特及整个世界的面貌为之改观。?
——摘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的成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你若是喀什市行政首长,你将如何发展喀什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我们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材料二 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摘自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同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西部开发的着眼点是有哪些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分析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历史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