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斗争的性质
B.领导力量
C.群众基础
D.所处的时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革命性质一致,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项可以排除;时代也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D项可以去除;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中途夭折,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由于五四运动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运动与工农运动第一次走向联合。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④追求民族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①正确;从“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③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④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主张,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可知②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特别规定是
A.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
C.增加副总统权力范围
D.限定临时大总统任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因此选B.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巧学巧记,三个词语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 (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2)①主权在民即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自由平等包括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国民享有基本的权利。 ③三权分立包括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特别强调 (1)从民主化进程看: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从不同文明的渗透影响看:《临时约法》受启蒙思想中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政治观念的影响,从政治体制上借鉴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某些权力制衡的理念,但又与美国不完全相同,如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中国实行的则是责任内阁制。 (3)从关注社会热点看: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纪念,易成为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俄国封建势力不再占统治地位是在
A.1861年改革后
B.列宁主义诞生时
C.1917年二月革命后
D.1917年十月革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点拨: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方法点拨: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考查一般有两个侧重点:一是考查对时间的把握;二是考查对重大事件、重要文件的性质、内容、意义等方面的把握和理解,应引起重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权利意识增强了、男女地位平等这最早出现在中华民国时期;阴阳合历,联系史实可知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使用公元纪年法,这样既有阳历又有阴历。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近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推动,还表现在对经济近代化的推动,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业救国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在迅速壮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