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复兴之路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问题:(11分)
(1)列举“解放思想”的重要史实。(3分)
(2)列举“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3分)
(3)通过“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站牌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2分)
(4)以“改革开放”中的一项举措为例进行剖析,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分)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方面: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并试办“经济特区”等。(3分)
(3)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文主义理念。(2分)
(4)举例分析如:通过试办“经济特区”,借西方资本主义的有效做法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实际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依据时间信息与重要历史事件相联系,解答关键是了解时代背景。1984年中国改革经济体制,1992年确立建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项正确;南方谈话时间上相符,但并不具有这样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在2001年以后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是8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BC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炼钢
C.1977年,李建国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9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深圳经济特区是从1980年开始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浓缩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和影响。1950——1952年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此后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土地公有制至今未变。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发展落后的因素恰恰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发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是在1960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