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根据傅斯年的观点“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此表可以证明当时江南地区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农民经济负担沉重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计日受值”“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其他地区的数据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地区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②项错误;农民经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③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A鲁国的“初税亩” 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C西周的“井田制” D秦国的“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都规定按照田亩的多少向国家纳税;C西周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正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故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二《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三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