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有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②法国大革命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美国的“西进运动”? ④美国的南北战争?⑤德国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法国大革命后实行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不仅没有扩大国内市场,反而不利于市场的扩大,排除带②的选项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子的智慧”的是(?)
①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②“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为民进党竞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候选人之后,在“九二共识”以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问题上时常搪塞过关,缺乏明确统一而完整的政策立场。蔡英文“太极”给蔡英文选战带来压力。《联合报》、《苹果日报》等一些媒体所开展的民调显示马英九和蔡英文先前一直胶着的支持度现在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马英九开始领先蔡英文近10个百分点。这凸显出在选举迫在眉睫,民调堪忧的情况下,蔡英文在这道难题面前不能再交白卷,也无法再申请缓考。在重重压力之下,为争取中间选民蔡英文提出所谓的“台湾共识”论。表达未来一旦执政后处理两岸关系所持的立场 。
材料二?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指责蔡英文抛出的台湾共识内容非常空,不知道那是什麼东西,只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已。
马英九认为蔡英文“台湾共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内容是什么”,就像卖预售屋,要卖理想的屋子,却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要不要买,就请你仔细想想”。马英九认为他所主张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就是“台湾共识”。
材料三?面对各种声音的质疑“台湾共识”究竟是什么?蔡英文下定义:“‘台湾共识’是经民主程序所形成的共识。”蔡英文宣称“维持现状与民主机制” 就是台湾内部最大的共识。蔡英文甚至宣称“台湾共识”不排除任何可能、任何选项。她又说:“包括‘终极统一’、‘一中各表’都可以纳入‘台湾共识’来讨论。”但不管她如何阐释都了无具体内容,而予人云山雾罩、幻化莫测之感。以至于有人说:“媒体希望蔡公布“台湾共识”的内容,恐怕是太抬举蔡了。”
(1)依据材料一内容指出蔡英文“台湾共识”出台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三指责蔡英文“台湾共识”内容虚无空洞。分析其虚无空洞的原因。2012台湾大选被誉为“九二共识”PK“台湾共识”,两者的根本分歧在哪?本质是什么?(10分)
(3)材料二所说“九二共识”是指什么?“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达成九二共识的两会的全称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但回避两岸问题又给其竞选造成不利局面;为了争取中间选民。(6分)
(2)因为民进党坚持“台独”基本立场,高调“台独”又会失去中间选民导致选举失败。两难境地使其在两岸政策和关系问题上只好打“太极”(6分)是否认同“一个中国”原则,本质上就是“统独”之争。(4分)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两岸各自表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台湾问题。题目关注热点,基础知识突出,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是一道很好的综合性题目。
(1)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蔡英文出台“台湾共识”的原因: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九二共识”以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问题上时常搪塞过关,缺乏明确统一而完整的政策立场;蔡英文“太极”给蔡英文选战带来压力;为争取中间选民,蔡英文提出所谓的“台湾共识”论。
(2)结合材料一“台湾共识”出台的背景和目的分析其内容虚无空洞的原因;“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本质上是“台独”与“统一”之争。
(3)该问考查“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双方协商“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即“一中各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从材料“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 宗”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又从“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 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故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在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各党都有自己的组织制度,排除含②③的选项。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