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14 05:13:30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材料一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一一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摘自《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宋初的改革使社会安定,战祸平息;材料二认为它造成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溃败,北宋灭亡。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史学素养不同、占有的史料不同等。(8分) (2)“政治新格局”是指确立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 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导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7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在做此题时首先一定要明确宋初改革指的是宋初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系列措施。材料一中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足以证明材料一认为宋初的改革使社会安定,战祸平息。材料二中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足以证明材料二认为它造成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溃败,直接导致了北宋灭亡。 (2)宋初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系列措施,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是指确立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新的政治格局。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就是指既要看到该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又要看到该格局带来的消极影响,该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指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该格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是指导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是北宋中期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危机。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宋初改革?“政治新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 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春秋时期秦国设置郡县的信息,但没有突出与军事有关,故A错误;也没有突出郡县地位关系,所以B错;材料只涉及秦国,所以C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秦作为诸侯擅自进行分封,所以说明了当时周王室衰微,也即是分封制衰落。故选D。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6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2)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创新:①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②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分) 作用: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③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分,任意两点即可) (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 (3)新的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 消极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回答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即可,如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第二小问影响直接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来回答即可,如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变化趋势联系唐朝的中央机构的变化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保障君权的独尊,而秦朝的相权为一人所有,汉代实行的内外朝制,可得出趋势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第一小问新变化联系材料二中“罢丞相不设”和材料三中“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第二小问消极影响联系所学可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 、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简析形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4分)两种政体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2分) (2)若对材料二中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从哪些角度思考?(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的突出特点。(2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民主发展历程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4分)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2分) (2)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社会发展道路;三是原有历史传统。(4分,三选二即可) (3)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2分,答“三权分立”即可) (4)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设不是恩赐,它有赖于公众的积极参与;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民主政治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2分。答任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图片一、图片二信息,本文考查古代中国三省六部制度和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以上政治制度的差异,从经济角度,可以这样来认识:A.三省六部制本质上从属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的措施,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小农经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君主专制)奠定经济基础;B.雅典伯利克里时代的政治制度,本质上从属于奴隶主民主政治,是源于古希腊雅典不断发展的工商业(开放性、外向型特征),为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这,二者均重视对权力的相互制约,但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后者是为实现奴隶主民主政治服务。 (2)根据题干及材料二关键信息“但由于国情差异”、“呈现多元化特点”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相关背景——在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不同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选择及建立,与这些国家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及历史传统等联系紧密。主要体现在:①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以及差异性,导致的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程度;②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③是这些国家原有的历史传统等。 (3)根据题干及材料三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近代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认识——宪法特征的认识。回忆、再现所学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不难直接判断出,这部宪法在实现权力的构建上,其最大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A.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上);B.南方和北方(地方关系上);C.大州与小州(地方关系上);D.中央权力机构之间(在中央权力机构上实现“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相互制衡。中央权力机构关系上)。 (4)根据题干,本题考查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的相关认识。可知,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设置,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成文,即可酌情给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认识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A.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社会公众的应该积极参与,切实维护民主;B.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够完全照搬他国民主政治制度模式,体现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C.民主政治的建设,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及其特征;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皇帝专权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宗法制与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