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案A在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冲击,影响家族的稳定从而导致家族编修族谱以维护宗族的团结统一现象的发生;答案B的表述是不符合事实情况的,因为即使同一宗姓内部也有贵贱之分,故宗族并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D先秦以来的宗法制度一直存在着,没有遭到重大破坏和中断,所以也就无重建之说;宋明时期儒学家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后来(包含明清时期)的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明清时期”。
【备考指南】近些年关于宗法制度,选择题时有出现,而宗法制度里面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族谱的存在与其相关知识,对于备考来说,不妨结合有关知识,精编精选些关于族谱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了解,扩大知识面和视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发出400余封征稿函,约请“于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
姓名
| 职业
| 梦想的中国
|
周谷城
| 大学教授
| 我想到一个时候,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
|
宋云彬
| 作家
|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
穆藕初
| 民族实业家
| 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工人当然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
|
——摘自2013年11月4日《文汇报》
材料三: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何种字体?图二字体的特点是什么?(5分)分别列举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中有关和谐的理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80年前中国人梦想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8分)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特点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3分)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2分)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6分)
(2)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消除贫困,实行法治,发展实业。(答出任四点可得4分)
(3)背景: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4分)
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
(4)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平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出任两点可得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图片中的字体信息可以看出图一笔画圆匀,字体略长,图二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图三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因此分别对应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第二小问行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即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第三小问结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
(2)从材料二中“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归纳出国家独立自主,没有战争;从“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归纳出没有剥削,消除贫困;从“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概括出实行法治,发展实业。
(3)第一小问背景分析材料三可归纳出各民族间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角度进行归纳即可。
(4)和谐社会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一归纳出人与自然的而和谐、诚信友爱;依据材料二可归纳出和平有序、法治;依据材料三可归纳出公平正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6,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成为“一五”计划成果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胜利完成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的重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③一五计划期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其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完成,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三大改造在1956年完成,“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所以④错误,①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1分)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摘自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材料三?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9分)
参考答案: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暗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五取四,每点3分,共12分)
(2)科技成果: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3分)新式交通工具的不断出现(3分),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概括归纳并结合所学即可,注意材料中“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和“温室效应”等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另外注意设问是“直接影响”,答题时千万注意。
(2从材料中的关键提示时间“1868年”“1903年”“1914年”“此后”来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注意要结合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科技成果。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新”在
A、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 B、加强政府“看得见的手”管制经济
c、政府扮演经济“守夜人”的角色?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主要在于加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把计划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