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表明进士之外做官另有其他途径,科举不是唯一的选官做官途径,排除A;隋唐是科举制度初创时期,进士科考试难,录取率低,因此考中进士的人就备受尊重、推崇,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关于进士在官场的同僚多的信息,排除C;考中进士主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学识,做官以后才能体现出其能力,材料并无关于其能力的表述,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5分)文明史观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文明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势。某班同学在探究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其一一解决。 参考答案:(1) (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时期;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是在北宋;D表述错误,明朝在废除丞相后,设立内阁;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作为加强皇权的措施,因此选B.
考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演变:①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汉朝: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以加强皇权;同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三公职权,这一现象在东汉更为明显。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使军国大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从而有效地巩固皇权。④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趋势:君权与相权的权力之争中,通过分割相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走上极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秦朝的御使大夫 ②西汉的刺史 ③元朝的御使台 ④明朝的按察院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古代有监察职能的有秦汉的御史大夫、 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和明清的按察院等。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古代监察机构是历朝历代为了确保官僚机构的廉洁高效正常运作而实行的制度。这在秦朝设置御史大夫监察中央百官,在地方上设置御史台,后来被各朝沿袭。西汉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此相关的负责监察的官员还有宋代的设置通判等。学生应该有意识的注意历史相关知识的线索。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通过题干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同姓亲族,当然还有分封给功臣和先代贵族的,但那些事少数的,所以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