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复立国,是树兵也,……”反映了秦始皇对分封制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反对在地方上继续实行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创建于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帝制度是在秦朝开始确立的,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非王的称号可比,因此自己称为皇帝。故选B。A项并未建立皇帝制度,称为周王;CD项都是在秦朝之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根据秦朝的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着,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本题考查三公九卿制,三公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很大。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全国军事。但鉴于军事的重要性,太尉一职始终空着,由皇帝兼任。实际上是两公,可见御史大夫起到牵制相权的作用。A、B、C三项表述均有误。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改编】(12分)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 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 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舰这一困局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2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礼崩乐坏;由血缘关系逐渐疏远。(2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
(2 )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2分)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4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可以概括出王室衰微;由“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可以概括出礼崩乐坏;由“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可以概括出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由“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可以概括出由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第二问由“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由图片可知当时有“东莱郡”、“济南郡”等,还有“高密国”、“淄川国”等,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分析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权力过大,后来导致七国之乱,削弱了中央集权。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可以概括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由“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以概括出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行省拥有行政权但受到中央的节制和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两个角度来回答即可。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和二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材料三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材料四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结合前面三小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另外结合所学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而郡国并行制度则导致国家分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的认识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国并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央集权”才是本题的题眼,一定要明确,专制主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有D项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另外,专制主义特指皇帝的决策方式是专制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