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封建而跻统一”是指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指在选官制度由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转化。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意是说:周礼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因此①②正确,题干认为周礼丰富完备,而不是夏商政治文化完备,故③错误;“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可以看出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故④正确,因此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同(治)光(绪)十三绝》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家传之宝。此图主要体现了
A.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
D.京剧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此图主要体现了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历史上澶渊之盟签订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澶渊之盟是北宋于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北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点评:关于北宋、辽、西夏的并立: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契丹后改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党项族的夏国王元昊于1038年在兴庆称帝建立西夏。辽与宋首先并存,为收复后晋皇帝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北宋曾两次对辽用兵,结果都失败,只好对辽采取守势。但辽却对宋的北伐耿耿于怀,1004年摆开进攻阵势与宋展开了澶渊大战,结果由于宰相寇准力排众议,皇帝真宗亲征,振奋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1005年双方讲和,签订澶渊盟约,从此,双方由战转和,双方人民过上了长期安定幸福的生活,也促进了双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夏与宋的关系也是有战有和,元昊称帝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宋夏双方损失都很大,元昊提出议和,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从此,双方在交界地区进行贸易,不仅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生活,而且大大促进了西夏的进步与发展。
纵观辽、西夏与宋的关系,战争是短暂的,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则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