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以法为本”? C “尚贤”?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判断题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老师并收徒讲学
3、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6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里科全书式的学者”,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
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
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
5、判断题 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一现象表明
A.孔墨两家控制了各国政局
B.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C.儒、墨思想占统治地位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