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1992年3月26日出版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位置的一篇通讯报道的标题,与其内容最为相符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历史性转折
B.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C.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时间1992年以及材料《深圳特区报》和图片中“东风吹来满眼春”等信息说明是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东新语》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的哪些情形?(4分)结合世界经济趋势分析当时清政府外贸政策的危害。(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4分)并简要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中的经济状况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情形:实行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外贸由官方垄断;丝织品出口量大(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危害;扼杀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会(2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2)变化:工矿业出口有较大增长;工矿业产品中机械制成品比例大幅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仍以手工制品为主(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积极意义: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2分)
本题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洋船争出是官商”可知,贸易有官方垄断;“五丝八丝广缎好”可知丝织品出口量大;“十三行”可知,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仅开广州一口,十三行是具体管理机构;联系史实可知这一政策最终使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扼杀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会。第(2)问,分析表格,从总量方面来看,不论是矿产、半成品还是成品,工矿业出口有较大增长;从手工和机制的比例来看,工矿业产品中机械制成品比例大幅提高;但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仍以手工制品为主。原因可以联系课本中所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第(3)问,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联系史实可知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进)出口增多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都能加速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进程。
点评:注意分析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背景:①旧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打败后,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进行的;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党中央总结的经验教训自主实行的。②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性质: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内容:①旧中国的“开放”是列强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进行经济侵略。②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影响:①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丧失独立主权,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②今天的开放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因:①前者是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后者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D.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搞承包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因而A项排除。在合作社中,农民没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而此时也谈不上建设工业化强国,B、C两项也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足?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
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里邓小平说的“本本”针对的是
A.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和著作
B.毛泽东的所有决策和指示
C.党中央颁布的文件和决定
D.建国后制定的政策和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本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1978年邓小平的谈话是针对“文革”之后“两个凡是”的思想提出的,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