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宣言还宣布了法治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又指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6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
2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3分)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4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份公约的核心是什么?根据约定人们拥有哪些权利?
(2)据材料一、二归纳建立政府(公民政治体)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关于政府作用的表述有什么共同点?
3、选择题 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地位与职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持政府工作
B.由选举产生
C.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D.是内阁首脑
4、选择题 德意志帝国被称为是一个“披着议会外衣的专制国家”,原因是
A.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C.首相对议会负责
D.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5、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2分)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2分)有何重要意义?(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