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2、选择题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3、选择题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
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选择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①孟子 ②荀子 ③韩非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选择题 董仲舒提出了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现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