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上述观点,符合
A.维新派的主张
B.地主阶级改革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地主阶级顽固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论者强调了开设议院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晴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强调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所以A项符合题意,B、D中地主阶级改革派和地主阶级顽固派都没有开设议院的主张,C项资产阶级革命主张革命之后再选出议院,故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求民主反侵略的潮流——维新变法运动
点评: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①宗主督护制? ②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 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 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③有利于矛盾的缓和而不是矛盾的激化。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列传》
材料二 (张居正说)“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
——《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二
材料三 (王安石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
材料四 张居正改革,首先是从整顿吏治开始的……为了整顿吏治,以达到为官清廉、治政清平,让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
——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方针的不同。你对他们两人的方针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的切入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各自对改革结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王安石公开提出要改革旧制,张居正却提出要遵守旧制。看法:王安石的改革方式比较激进,目的是争取改革派的支持,但必然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使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张居正的改革方式相对稳妥,他在维护“旧制”的外衣下推行新政,有利于人们在思想上接受改革,减少改革阻力。
(2)切入点:王安石的改革是从“理财”开始,重点也是“理财”;张居正的改革是从整顿吏治入手。影响:王安石变法没有对北宋腐败的吏治进行整肃,所以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为改革铺平道路,从而使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了封建化程度?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是北魏孝文帝画像,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①任用汉族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