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个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加剧社会矛盾。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研究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这反映出北宋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表是《唐宋岁入钱物比较》,从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 天宝八年 (749) | 天禧五年 (1021) | 嘉佑年间 (1056-1064) | 元佑元年 (1086) |
钱(贯) 金(两) 银(两) | 200万 | 2653万 1.44万 88.39万 | 3682万 | 4848万 0.43万 5.7万 |
谷物(石) | 2500万 | 2983万 | 2694万 | 2445万 |
布帛(匹) | 2345万 | 1455.8万 | 874.55万 | 151万 |
绵(两) | 1110万 | 1899万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中的“谷物”栏中的数据可直接判断④是错误;而在“银两”中出现数值说明白银已开始进入流通领域,从这两信息即可判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经济生活形态
B.秦帝国的建立
C.制瓷业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可知,该观点强调了经济生活形态,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经济生活形态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