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政府于1933年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诸如森林防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历史景点维护等工作,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的1936年,拥有队员达50万人。美国政府这一行动,实质上是一种
A.“以工代赈”方案
B.社会救济计划
C.产业振兴规划
D.“新边疆”设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3年罗斯福在美国上台,实行新政应对危机,题干反映的是新政中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A符合题意。B是表面现象;C与题干无关;D是肯尼迪总统时期提出。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大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有些国家军国主义抬头
C.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证券市场异常活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的人群

等待求职的失业者

英国经济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

荒芜的农田
?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
(2)破坏性大;时间长。
(3)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4)不能。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情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玫瑰花”应该要精心地培育才能艳丽多姿,而题干中说“它就会枯萎”,正是说明了胡佛没有对其精心培育,再联想胡佛在危机爆发后一直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美国这一现象出现在
[? ]
A.美国独立战争后
B.罗斯福新政后
C.“大危机”爆发后
D.二战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