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两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
(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
(4分)
(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6分)
(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 (3分)
参考答案: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3分)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积极侵略中国。(1分)
(2)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6分)
(3)历史问题;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内容可直接找出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2)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建国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推动。(3)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两国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现代史中法德两国的和解采用的是化解仇恨和加强合作方式,中日两国也可以采取增进了解和互信,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的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战后对德国的处置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对德国的审判是根据德黑兰会议内容进行的②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③纳粹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④体现了大国的意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对德国的处置是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进行的,主要体现了大国的意志。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表述是?
[? ]
A.英美两国对抗德国的组织
B.英美两国控制下的帝国主义集团
C.帝国主义国家反苏的机构
D.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