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 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于二战带来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国际社会又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
①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判断题 “与罢工浪潮澎湃的同时,瓦格纳参议员认识到《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劳资关系的条款不能保证工人组织工会集体谈判的权利,也无法提高工资、缩短工时等……他们应工会要求起草了《全国劳工关系法》,1935年罗斯福签署通过。”这表明美国政府在解决劳资关系问题时
A.注重行政手段的干预
B.利用了劳资矛盾
C.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
D.侧重于工人利益
4、判断题 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判断题 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 ]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