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政务繁忙,内阁逐渐形成,A项正确。B项是在清朝雍正时期设立,C项不是中央官制,D项早已废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3年10月28日,黄帝陵当选为“中国文化符号”,其“同根同源同文化、血缘相亲、文化相承”的内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这种将文明传承的观念最早当源于(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帝作为是广大炎黄子孙的祖先,公祭黄帝陵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激发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件事的渊源与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有关。故选择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8分)
材料二: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6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设计?是否达到了其目的?(6分)
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的观点的?(6分)
参考答案:
(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4分)
内涵: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4分)
(2)特点: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2分)
是真实情况。丞相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都是皇帝的副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同时赋予宰相制约皇帝的权利,因此它是真实情况。(4分)
不是真是情况。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及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及财权,相劝削弱,皇权加强,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2分)材料中的情形不是宋代君相关系的普遍反映。赵普之所以能那样做,只因宋太祖信赖他,这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2分)(任答一种观点均可)
(3)设计:明确主权在民原则;召开参议会,通过《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
结果: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国会和《临时约法》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2分)
(说明:建立民主的原则、确定民主的程序、制订民主的法律制度,民主法制的实践及其效果)
(4)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2分)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注意分析题目的具体要求,“以郡县制”为例回答,故要抓住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现代化的内涵”要从政治体制的特点的角度分析。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政治制度的分析与认识。回答前一小问,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如材料“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表明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后一小问属于开放式题目,首先要先确定观点,然后再结合宋代的相关史实分析回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你与分析。联系所学及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体现了通过立法、制度来进行约束。结合袁世凯的活动回答结果。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材料四的观点,然后联系近代及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分析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唐代三省体制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故而当皇权越过三省执行之时显露出胆怯和不合法,答案选B,A是明清时代。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 16分)
材料一 右图:秦朝政治结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 N 。佩弗《远东》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政治制度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 (4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3)比较雅典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相同点和本质上的不同点。( 4 分)
(4)材料四“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指什么?(2分)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
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 3分)
参考答案:
(1)特点:秦朝:皇权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 (2分)
雅典: 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多数人)( 2 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
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3)相同点:都属于民主政体,政权在大多数人手里(任写出一句即可得2分)
不同点: 雅典的民主制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1分)
近代西方的民主,其民主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1 分)
(4)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2 分)
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