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同时,也成了民族纠纷和冲突的“多事之地”。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的具体史实。(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
福发出“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而尽最大的努力”。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
1948年5月4日
| 以色列宣布建国
|
1948年5月15日---1973年10月6日
| 四次中东战争
|
1978年
| 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
1982年6月—9月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20世纪80年代
| 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
1993年
| 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
1994年
|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1995年11月4日
| 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
2003年
|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
|
2005年
| 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
|
2007年11月28日
| 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由此,巴以和谈在中断了7年之后重新开始。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
|
2008年12月27日
|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
2009年1月3日
| 以色列军队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
(3)“五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巴以冲突的关键是什么?(5分)
(4)简要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2分)
2、判断题 为了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继续向埃及提供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是发生哪次战争之后( ? )
A.巴勒斯坦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试验发表声明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8分)
4、判断题 “以色列撤除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出自
A.“戴维营协议”
B.“奥斯陆协议”
C.“以土地换和平”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5、判断题 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