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年达要到2500万吨,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B.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正是恢复时期,D的说法与史实不符,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拟定的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辩论的演讲题目,哪个题目符合历史实际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健全民主集中制
D.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敌我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7 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4分)
(2)请将图7 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4分)
(3) 图7 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2分)
(4)图7 ⑤跨洋握手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
参考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屈辱的外交;①②;独立自主的外交;③④⑤。(4分。错答或漏答不给分)
(3)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分)成就: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事件: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4分。作答其中一点即可)
(5)启示: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①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联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①②反映的是近代清政府在列强侵华面前被迫实行屈辱的外交; ③④⑤新中国建立后,对内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当时乔冠华代表中国参加26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还有: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4)跨洋握手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尼克松访华。当时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也很激动,说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结合所学,尼克松访华的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
(5)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反映了中国由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进一步推论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
点评: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海协会2009年4月21日公布的会徽。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
②说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已经开始
③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
④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①③④均符合题意,②说法不正确,因为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早已开始,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图,“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 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合作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B.1936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C.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三次合作
D.1937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一直在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党的关系,第二次合作是1937年9月,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