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由此可见,司马迁评价商鞅的标准是
A.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
B.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C.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D.是否得到人民的支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司马迁评价商鞅几个关键点:天资刻薄人也、言辞浮夸,不是本性、靠太监推荐得势、滥用刑法,手段欺诈等,可知评价标准是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合题意;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7分)
(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1)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4分)
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持或推动社会变法的社会基础)(3分)
(2)青苗法实施后,许多地方官员强制农民“借贷”,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缺乏社会(群众)基础;青苗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4分)
本题解析:(1)表现: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根据题目要求,是要回答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现有体制应该指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所以结合所学应该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因素:根据材料中的“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等信息可以知道核心因素应该是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
(2)理解:根据材料中的“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再结合青苗法实施后的史实,许多地方官员强制农民“借贷”,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缺乏社会(群众)基础;青苗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所以“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模仿汉族官制
D.推崇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孝文帝改革中途推行学习汉族文化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以D项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
A.秦穆公和秦献公
B.秦献公和秦孝公
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
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根据课本内容可知:与商鞅关系密切的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保,十家相连),而相收司连坐(收司谓相纠发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行至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善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的改革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政治上,建立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
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十二等爵制。(6分)
(2)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各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保,十家相连),而相收司连坐”、“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2)从材料“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善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得出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确立,经济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培植了一大批的军功地主;军事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