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年平均递增1.2%。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万吨)
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发展农业。
(2)变化:1958——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变化:1960——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
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3)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也为工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概念的理解。题目的中心词是“根本目的”,分析各选项,D项是改革的实质,A、C两项是直接目的,B项是根本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芡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指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走西方道路行不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同时期的招贴画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下面的图片反映了

[? ]
A.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情况
B.1956——1966年探索时期的情况
C.1966——1976年“文革”时期的情况
D.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