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科学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③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④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2、判断题 下表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简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3、判断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而早在37年前,我国就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A.“神州五号”
B.“东方红一号”
C.“阿波罗号”
D.“长征一号”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 公元9年,西汉时期的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1390年,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说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其研制有何重要影响?你认为“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应该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为中国人的探月历程拟定一个标题,并简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说明
[? ]
A.中国科技已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B.发展以上科技主要是国防的需要
C.上述科技均开创了新的时代
D.均是学习外国科技的结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