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

对图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①中国当时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②当时中国已经使用电话但不普及
③电话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④当时电话已经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1887年)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教授近代科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话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观点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天行健,君主以自强不息
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锦绣河山收拾,万民尽做 主人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国民应具有爱国精神,所以A C D 三项都强调了爱国精神和国民的主人翁意识,而B项则是强调个人的拼搏和奋斗精神,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项。
点评: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多米尼克.莫西伊在采访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以下各项表述认识正确的是①全球化就是美国化②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 ③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所不能 ④世界其他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⑤经济全球化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全球化的理解。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在其中产生影响,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其他国家应该积极应对全球化,并非没有任何利益。其他说法过于绝对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的标志是
[? ]
A、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的召开
B、1993年乌拉圭回合谈判
C、1995.1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D、1986年意大利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得到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