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78年
C.1982年
D.1999年
2、判断题 材料一?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史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评价不同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尚未问世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4、判断题 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5、判断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重视
A.法
B.信
C.礼
D.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