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朱熹的理学修养轮强调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和实践的学问主张学习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明辨慎思、格物致知,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较早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孟子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以维护统治,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 因此A项和B项错误;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因此C项符合题意。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不是“较早”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18分)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幅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可知是董仲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本题选B。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关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着重会考查其学说如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了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上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