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下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
B.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下乡,改革开放恢复高考
C.建国初期,知识青年下乡,改革开放恢复高考
D.建国初期,知识青年下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年5月18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省绵竹县遵道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落成。该学校的落成体现的教育方针是
[?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下图反映的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造成中学毕业生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B.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C.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断层
D.符合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1966年他毕业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取消。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录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②1977年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发展的机遇
③文革结束后,错误的思想路线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