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饿……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即可知第①项的表述错误,第②④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由题目中的信息“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即可知第③项的表述正确。故本题应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价格昂贵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
D.中国政府限制英商货物进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的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自然经济对英国输华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A项英国工业品价格昂贵与事实不符。事实上,英国输华商品与中国同类商品相比,价廉物美。C项“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这一观点太绝对化,市场总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的。D项中国政府限制英商货物进口,这是由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决定的,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则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是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据图可知,57-60年农业产值下降,工业产值上升,且上升速度很快,由此可推断是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下,以钢为钢,全民大炼钢,所以工业产值上升,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产值下降。所以,选择D。A选项与题干无关。B选项片面,不能表明工业产值增加的原因;C选项,片面,不能表明农业产值下降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根据文史知识判断.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诗经》归入经
B.《水经注》、《资治通鉴》归入史
C.《孟子》、《韩非子》归入子
D.《离骚》、《聊斋志异》归入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和词五类。
《诗经》《孟子》归入经;《水经注》《资治通鉴》归入史;《道德经》《韩非子》《聊斋志异》归入子;《离骚》归入集。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达于皇帝的奏章。雍正元年,雍正赋予全体封疆大吏密折权,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密上奏折,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后来雍正又给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全体官员密折权,甚至特许一些“品级卑微”、“无奏对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将之类的小臣径上密折之权。密折可随时随事奏闻,“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属员某优某劣,营伍是否整饬,百姓之生计若何,风俗之淳浇奚似,即邻近远省以及都门内外,凡有骇人听闻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见,悉可以风闻入告也。”
材料二:雍正推广密折制度,使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内阁职权同时削弱。密折制度改变了过去皇帝仅靠少数官僚或机构获取政治情报的传统,广泛增加了耳目和资讯渠道,密折人因此也不敢谎报政情,这便为其洞悉下情、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密折制度也成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诸如“耗羡归公”、“摊丁入地”、“改土归流”等被雍正称为“机密紧要之事”,通过“无不立达”的密折和朱批谕旨,往复讨论,迅速决定,雷厉风行地予以推行、指导和监督其实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密折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7分)
参考答案:(1)高度保密;授予的范围逐渐扩大;密折内容要明确,一事一奏;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可随时、随事上奏;没有时间和数量限制(答出四点即可,8分)
(2)消弱了封疆大吏和内阁的职权,加强了官员间相互牵制,彼此监视,使皇权大大加强。(3分)扩展了获取政治情报的渠道,为其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分)取消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达于皇帝的奏章”“雍正赋予全体封疆大吏密折权”“后来雍正又给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全体官员密折权,甚至特许一些“品级卑微”、“无奏对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将之类的小臣径上密折之权。”“密折可随时随事奏闻”。
(2)注意材料信息“使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内阁职权同时削弱。”“为其洞悉下情、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密折制度也成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
点评: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省份的试题看,改革模块的试题均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试题结构上,大多数试题一般提供两至三则材料,在问题设置上多呈现递进式的两至三个问题。从具体考点上看,已经考查的改革都十分注重对改革基本元素的考查,注意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